

人物专访: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--张威
- 分类:新闻中心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6:56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 张威,男,1989 年 10 月出生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、工程硕士学位,高级工程师,副主任工程师,从事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工作。 2024年,在首届全国“红旗杯”班组长机械冶金建材赛道复赛中,获得“优秀选手”称号;在全国建材行业职工助推高质量发展竞赛中,获得决赛团体二等奖。近日,该同志被评为全国机械冶金行业工匠。 张威同志与团队合作共同开发了 MTP 系列矿渣立磨,主持和参与设计 14 种立磨产品,完善了公司立磨产品矩阵,助力公司在矿渣立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。 问:在您的职业生涯中,哪个技术攻关、工艺升级的案例让您印象深刻? 张威:印象最深的是 MTP270 磨机的选粉效率优化。一开始,我们尝试了 3 种传统选粉结构,都达不到 “一次性筛选合格微粉” 的目标,要么细度不够,要么能耗降不下来。那段时间团队经常加班到深夜,拆解设备参数、对比行业案例,甚至去现场跟踪同类设备的运行数据。后来我们大胆调整了选粉机的叶片角度,还结合流体力学模拟优化了内部气流路径,前后做了 12 次试验,终于突破了瓶颈。其实难题的关键在于 “平衡”, 既要保证选粉精度,又要控制能耗,这需要团队反复试错、互相补位,没有大家的坚持,很难有这个成果。 问:回顾您的成长道路,您认为优秀的技能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特质? 张威:回顾自己从普通技术人员到副主任工程师的成长路,我觉得优秀的技能人才,光有 “技术硬实力” 还不够,更要兼具几种核心特质,这些特质也是我一直努力践行的方向。 首先是 “扎根实践的务实精神”。技能不是书本上的理论,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“真本事”。比如研发 MTP270 磨机时,我们一开始靠公式模拟优化选粉结构,结果试机时完全达不到预期;后来沉到生产现场,跟着工人师傅观察设备运行、记录每一组参数,甚至亲自钻到磨机设备里找问题,才发现气流涡流的 “死角”—— 正是这种 “泡在现场” 的务实,才最终突破了能耗瓶颈。如果脱离实践,再熟练的技术也只是 “纸上谈兵”,优秀的技能人才必须肯俯下身子,在实际问题里打磨本领。 其次是 “敢于突破的创新意识”。行业一直在变,环保标准、客户需求、技术趋势都在更新,要是满足于 “会用现有技术”,很快就会被淘汰。就像推广三维设计时,不少同事习惯了二维绘图,觉得 “老方法够用”,但我知道三维设计能大幅降低装配误差,所以我通过先找试点降低误差率,再结合分阶段培训慢慢推进,提高三维使用率。优秀的技能人才不能被 “惯性思维” 困住,要敢尝试新方法、敢挑战老问题,在创新里找突破。 问:成为行业工匠以后,您今后有什么专业学习的打算? 张威:持续精进自己的学习能力,技术迭代太快,要是停止学习,再好的技能也会 “过时”。我平时会抽时间看《水泥工程》《中国粉体技术》这类期刊和类似的公众号文章,学到的轻量化设计思路,后来就用到了新产品研发里;遇到不懂的问题,还会主动跟高校老师、同行交流。优秀的技能人才得有 “终身学习” 的意识,既要学新理论、新技术,也要从实践里学、从别人身上学,让自己的技能始终跟得上行业发展的脚步。 务实是基础,创新是动力,责任是方向,学习是保障。只有把这几点结合起来,才能在技能道路上走得稳、走得远,真正成为对企业、对行业、对社会有价值的人。
人物专访: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--张威
【概要描述】 张威,男,1989 年 10 月出生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、工程硕士学位,高级工程师,副主任工程师,从事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工作。
2024年,在首届全国“红旗杯”班组长机械冶金建材赛道复赛中,获得“优秀选手”称号;在全国建材行业职工助推高质量发展竞赛中,获得决赛团体二等奖。近日,该同志被评为全国机械冶金行业工匠。
张威同志与团队合作共同开发了 MTP 系列矿渣立磨,主持和参与设计 14 种立磨产品,完善了公司立磨产品矩阵,助力公司在矿渣立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。
问:在您的职业生涯中,哪个技术攻关、工艺升级的案例让您印象深刻?
张威:印象最深的是 MTP270 磨机的选粉效率优化。一开始,我们尝试了 3 种传统选粉结构,都达不到 “一次性筛选合格微粉” 的目标,要么细度不够,要么能耗降不下来。那段时间团队经常加班到深夜,拆解设备参数、对比行业案例,甚至去现场跟踪同类设备的运行数据。后来我们大胆调整了选粉机的叶片角度,还结合流体力学模拟优化了内部气流路径,前后做了 12 次试验,终于突破了瓶颈。其实难题的关键在于 “平衡”, 既要保证选粉精度,又要控制能耗,这需要团队反复试错、互相补位,没有大家的坚持,很难有这个成果。
问:回顾您的成长道路,您认为优秀的技能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特质?
张威:回顾自己从普通技术人员到副主任工程师的成长路,我觉得优秀的技能人才,光有 “技术硬实力” 还不够,更要兼具几种核心特质,这些特质也是我一直努力践行的方向。
首先是 “扎根实践的务实精神”。技能不是书本上的理论,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“真本事”。比如研发 MTP270 磨机时,我们一开始靠公式模拟优化选粉结构,结果试机时完全达不到预期;后来沉到生产现场,跟着工人师傅观察设备运行、记录每一组参数,甚至亲自钻到磨机设备里找问题,才发现气流涡流的 “死角”—— 正是这种 “泡在现场” 的务实,才最终突破了能耗瓶颈。如果脱离实践,再熟练的技术也只是 “纸上谈兵”,优秀的技能人才必须肯俯下身子,在实际问题里打磨本领。
其次是 “敢于突破的创新意识”。行业一直在变,环保标准、客户需求、技术趋势都在更新,要是满足于 “会用现有技术”,很快就会被淘汰。就像推广三维设计时,不少同事习惯了二维绘图,觉得 “老方法够用”,但我知道三维设计能大幅降低装配误差,所以我通过先找试点降低误差率,再结合分阶段培训慢慢推进,提高三维使用率。优秀的技能人才不能被 “惯性思维” 困住,要敢尝试新方法、敢挑战老问题,在创新里找突破。
问:成为行业工匠以后,您今后有什么专业学习的打算?
张威:持续精进自己的学习能力,技术迭代太快,要是停止学习,再好的技能也会 “过时”。我平时会抽时间看《水泥工程》《中国粉体技术》这类期刊和类似的公众号文章,学到的轻量化设计思路,后来就用到了新产品研发里;遇到不懂的问题,还会主动跟高校老师、同行交流。优秀的技能人才得有 “终身学习” 的意识,既要学新理论、新技术,也要从实践里学、从别人身上学,让自己的技能始终跟得上行业发展的脚步。
务实是基础,创新是动力,责任是方向,学习是保障。只有把这几点结合起来,才能在技能道路上走得稳、走得远,真正成为对企业、对行业、对社会有价值的人。
- 分类:新闻中心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6:56
- 访问量:
张威,男,1989 年 10 月出生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、工程硕士学位,高级工程师,副主任工程师,从事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工作。
2024年,在首届全国“红旗杯”班组长机械冶金建材赛道复赛中,获得“优秀选手”称号;在全国建材行业职工助推高质量发展竞赛中,获得决赛团体二等奖。近日,该同志被评为全国机械冶金行业工匠。
张威同志与团队合作共同开发了 MTP 系列矿渣立磨,主持和参与设计 14 种立磨产品,完善了公司立磨产品矩阵,助力公司在矿渣立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。
问:在您的职业生涯中,哪个技术攻关、工艺升级的案例让您印象深刻?
张威:印象最深的是 MTP270 磨机的选粉效率优化。一开始,我们尝试了 3 种传统选粉结构,都达不到 “一次性筛选合格微粉” 的目标,要么细度不够,要么能耗降不下来。那段时间团队经常加班到深夜,拆解设备参数、对比行业案例,甚至去现场跟踪同类设备的运行数据。后来我们大胆调整了选粉机的叶片角度,还结合流体力学模拟优化了内部气流路径,前后做了 12 次试验,终于突破了瓶颈。其实难题的关键在于 “平衡”, 既要保证选粉精度,又要控制能耗,这需要团队反复试错、互相补位,没有大家的坚持,很难有这个成果。
问:回顾您的成长道路,您认为优秀的技能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特质?
张威:回顾自己从普通技术人员到副主任工程师的成长路,我觉得优秀的技能人才,光有 “技术硬实力” 还不够,更要兼具几种核心特质,这些特质也是我一直努力践行的方向。
首先是 “扎根实践的务实精神”。技能不是书本上的理论,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“真本事”。比如研发 MTP270 磨机时,我们一开始靠公式模拟优化选粉结构,结果试机时完全达不到预期;后来沉到生产现场,跟着工人师傅观察设备运行、记录每一组参数,甚至亲自钻到磨机设备里找问题,才发现气流涡流的 “死角”—— 正是这种 “泡在现场” 的务实,才最终突破了能耗瓶颈。如果脱离实践,再熟练的技术也只是 “纸上谈兵”,优秀的技能人才必须肯俯下身子,在实际问题里打磨本领。
其次是 “敢于突破的创新意识”。行业一直在变,环保标准、客户需求、技术趋势都在更新,要是满足于 “会用现有技术”,很快就会被淘汰。就像推广三维设计时,不少同事习惯了二维绘图,觉得 “老方法够用”,但我知道三维设计能大幅降低装配误差,所以我通过先找试点降低误差率,再结合分阶段培训慢慢推进,提高三维使用率。优秀的技能人才不能被 “惯性思维” 困住,要敢尝试新方法、敢挑战老问题,在创新里找突破。
问:成为行业工匠以后,您今后有什么专业学习的打算?
张威:持续精进自己的学习能力,技术迭代太快,要是停止学习,再好的技能也会 “过时”。我平时会抽时间看《水泥工程》《中国粉体技术》这类期刊和类似的公众号文章,学到的轻量化设计思路,后来就用到了新产品研发里;遇到不懂的问题,还会主动跟高校老师、同行交流。优秀的技能人才得有 “终身学习” 的意识,既要学新理论、新技术,也要从实践里学、从别人身上学,让自己的技能始终跟得上行业发展的脚步。
务实是基础,创新是动力,责任是方向,学习是保障。只有把这几点结合起来,才能在技能道路上走得稳、走得远,真正成为对企业、对行业、对社会有价值的人。

Copyright mountop.com.cn 华体会手机平台 INC. All Rghts Reserved. 苏ICP备08012245号-1
电话:025-51198888 传真:025-51198616 公司邮箱:mtp@mountop.com.cn
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368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南京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193号